|
授课老师
迢迢学姐:暨南大学24级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生,本科就读于某省属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初试总分400+,专业课均120+分,初试总分和专业课总分均位列前三。
学姐专业课知识掌握扎实,善于把握重难点,已取得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教学认真负责,讲解深入浅出,会耐心解答学弟学妹们在备考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帮助考生少走弯路、提高备考效率。
01#
授课安排
1.辅导科目
354汉语基础
445国际中文教育基础
2.授课时间&课时
授课课时:46课时(基础阶段)
3.授课计划表
4.参考教材
354:《现代汉语通论》、《语言学通论》、《古代汉语》
445:《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国文化要略》、《教育学》、《普通心理学》
5.参考资料
忠信教育蓝宝书
02#
课程介绍和优势
一)全面梳理基础知识点,帮助学生理清书本脉络,搭建整体知识框架,增强复习的逻辑性;
二)结合典型例题讲解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根据暨大历年真题勾画学习重点,提升备考的针对性;
四)会分享本人的复习经验和技巧,提供更加高效的复习策略;
五)与学生始终保持紧密联系,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复习模式。
03#
详细的授课计划
354汉语基础
课时1:通论语音一-三节
1.语音概述 2.音节分析:元音和辅音 3.音节分析:声母和韵母 课时2:通论语音四-六节 1.普通话声调 2.普通话音节结构 3.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课时3:通论语音七-八节和汉字概述 1.音变 2.节律 3.现代汉字概述 课时4:通论汉字二-四节 1.现代汉字的字形 2.现代汉字的字音 3.现代汉字的字义 课时5:通论汉字五-七节 1.现代汉字形音义的关系 2.现代汉字的规范 3.现代汉字的信息处理 课时6:通论词汇一、二节 1.现代汉语词汇概述 2.构词法 3.造词法 课时7:通论词汇三、四节 1.词义构成 2.词义分析与释义 课时8:通论词汇五、六节 1.词汇的分类系统 2.词汇的构成系统 课时9:通论词汇七、八节 1.词汇的熟语系统 2.词汇的发展与规范 课时10:通论语法一、二节 1.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2.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课时11:通论语法三、四节 1.虚词的作用与辨析 2.短语与层次分析法 课时12:通论语法五、六节 1.句型系统 2.句式系统 课时13:通论语法七、八节 1.句类系统 2.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 课时14:通论语法九、十节 1.歧义结构与框式结构 2.认知解释和动态变化 课时15:通论语法十一、十二节 1.复句类型 2.多重复句与紧缩复句 课时16:通论语用一-三节 1.现代汉语语用概述 2.话语意义 3.言语行为与会话原则 课时17:通论语用四-六节 1.话语结构 2.语言要素的修辞 3.语用效果与辞格 课时18:通论语用七、八节 1.语体的分类与功能 2.病句的类型与修改 课时19:语言学纲要一-三章 1.语言的社会功能 2.语言是符号系统 3.语音和音系 课时20:语言学纲要第四章 1.语法 课时21:语言学纲要五、六章 1.语义和语用 2.文字 课时22:语言学纲要七、八章 1.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2.语言的接触 课时23:语言学纲要第九章 1.语言系统的演变 课时24:古代汉语 1.古代汉语通论部分重点知识梳理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课时1:引论第一、二章
1.对外汉语教育概述 2.汉语作为二语教学的发展和现状 课时2:引论第三章 1.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2.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课时3:引论第四章 1.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2.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 课时4:引论第五章 1.语言学习与习得 2.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 3.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 课时5:引论第六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课时6:引论第七章(上) 二语教学法流派:认知派与经验派教学法 课时7:引论第七章(下) 1.二语教学法流派:人本派与功能派教学法 2.二语教学法的发展趋向 课时8:引论第八章 1.对外汉语教学目的与课程设计 2.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教学原则 3.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与选用 课时9:引论第九章(上) 1.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与课堂教学 2.语言测试 课时10:引论第九章(下)、第十章 1.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教学 2.学科建设 课时11:二语习得一-四章 1.二语习得研究概述 2.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3.中介语研究 4.二语习得顺序研究 课时12:二语习得五-八章 1.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 2.二语学习者语言系统变异研究 3.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模式 4.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 课时13:二语习得九-十二章 1.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 2.多元发展模式 3.二语习得的认知模式 4.二语学习者个体差异 课时14:要略一-六章 1.简论 2.地理概况 3.历史纵横 4.姓氏与名、字、号 5.汉字 6.学术思想 课时15:要略七-十章 1.宗教信仰 2.古代教育 3.科举制度 4.典籍藏书 课时16:要略十一-十四章 1.科技成就 2.传统建筑 3.古代文学 4.各类艺术 课时17:要略十五-十七章 1.精美器物 2.风俗习惯 3.中外文化交流 课时18:跨文化交际一-四章 1.跨文化交际 2.跨文化交际学 3.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4.交际 课时19:跨文化交际五-六章 1.语言交际 2.非语言交际 课时20:跨文化交际七-九章 1.社会交往 2.人际关系 3.经营管理 课时21:跨文化交际十-十二章 1.价值观 2.跨文化交际障碍 3.文化休克与跨文化训练 课时22:教育学一-四章 1.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2.教育功能 3.当代中国教育 4.当代世界教育思潮 课时23:教育学五-七章 1.教师专业发展 2.学生素质与培养 3.课程 课时24:教育学八-十章 1.教学 2.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3.班主任工作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咨询师 咨询课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