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的梦想是暨大 于 2025-4-18 11:16 编辑
授课老师 星星学姐:暨南大学生科院学硕研究生,初试总分是363分,专业排名第二,其中712生物化学115分。
小符学长:本科为湖北武汉七大高校之一,国家211工程,双一流高校,2023上岸暨大生物与医药专业,初试总成绩375分,复试175.6分,总排名第十二名,备考时间九个月左右,一战上岸暨南大学。
01# 授课安排
1.辅导科目 712生物化学A、814普通生物学 2.授课课时 基础班29课时 (基础阶段) 3.授课计划表 4.参考教材 ①朱圣庚 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第四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 ②吴相钰,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 4 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5.参考资料 忠信教育蓝宝书
02# 课程介绍和优势 1.帮助学员迅速抓住参考大纲重点,有条理、有节奏的进行专业课学习,达到快速抓住专业课重点,高效复习的目的。 2.通过在29个基础课时的学习后,学员能够对考试内容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同时提高自身的生物学专业素养。 3.课后附带答疑,能够及时解决课后学习遇到的难题。
03# 详细的授课计划
712生物化学A
课时1:画重难点以及考点 1.第一章 生命的分子基础 2.第二章 氨基酸、肽和蛋白质 3.第三章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课时2:画重难点以及考点 1.第四章 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2.第五章 蛋白质的性质、分离纯化和鉴定
课时3:画重难点以及考点 1.第六章 酶的催化作用 2.第七章 酶动力学
课时4:画重难点以及考点 1.第八章 酶的作用机制和酶活性调节 2.第九章 糖类和糖生物学
课时5:画重难点以及考点 1.第十章 脂质和生物膜 2.第十一章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课时6:画重难点以及考点 1.第十二章 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研究方法 2.第十三章 维生素与辅酶 3.第十四章 激素和信号传导
课时7:画重难点以及考点 1.第十五章 新陈代谢总论 2.第十六章 生物能学 3.第十七章 六碳糖的分解和糖酵解作用
课时8:画重难点以及考点 1.第十八章 柠檬酸循环 2.第十九章 氧化磷酸化作用 3.第二十章 戊糖磷酸途径
课时9:画重难点以及考点 1.第二十一章 糖异生和糖的其他代谢途径 2.第二十二章 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 3.第二十三章 光合作用
课时10:画重难点以及考点 1.第二十四章 脂质的代谢 2.第二十五章 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课时11:画重难点以及考点 1.第二十六章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生物固氮 2.第二十七章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课时12:画重难点以及考点 1.第二十八章 新陈代谢的调节控制 2.第二十九章 基因与染色体
课时13:画重难点以及考点 1.第三十章 DNA的复制和修复 2.第三十一章 DNA的重组 3.第三十二章 RNA的生物合成和加工
课时14:画重难点以及考点 1.第三十三章 蛋白质合成、加工和定位 2.第三十四章 基因表达调节
课时15:画重难点以及考点 1.第三十五章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及相关技术 2.第三十六章 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
814普通生物学
课时1:绪论和生命的化学基础 1.生物的特征 2.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 3.生物界的多级分类系统 4.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 5.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6.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7.原子和分子 8.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 9.糖类 10.脂质 11.蛋白质 12.核酸
课时2:细胞结构,细胞通讯,细胞代谢 1.细胞的结构 2.真核细胞的结构 3.生物膜棗流动镶嵌模型 4.细胞通讯 5.能与细胞 6.酶 7.物质的跨膜转运 8.细胞呼吸 9.光合作用
课时3: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1.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由2n减为n 3.个体发育中的细胞 4.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 5.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6.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课时4:营养与消化,血液与循环,气体交换与呼吸 1.营养 2.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 3.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 4.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5.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6.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7.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 8.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9.人体对高山的适应 10.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
课时5:内环境的控制,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1.体温调节 2.渗透调节与排泄 3.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4.适应性免疫(免疫应答) 5.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6.体液调节的性质 7.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 8.激素与稳态
课时6: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感觉器官与感觉,动物如何运动 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2.神经系统的结构 3.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4.人脑 5.感觉的一般特性 6.视觉 7.听觉与平衡感受 8.化学感受性:味觉与嗅觉 9.皮肤感觉 10.动物的骨骼人类的骨骼 11.肌肉与肌肉收缩 12.骨骼与肌肉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
课时7:生殖与胚胎发育,植物的形态与功能 1.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2.人类的生殖 3.人类胚胎的发育 4.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5.植物的生长 6.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时8.植物的营养,植物的调控系统,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1.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2.植物的营养与土壤 3.植物激素 4.植物的生长响应和生物节律 5.植物对食植动物和病菌的防御 6.遗传的第一定律 7.遗传的第二定律 8.孟德尔定律的扩展简介 9.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 10.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1.遗传的第三定律 12.细胞质遗传 13.遗传物质是 DNA(或 RNA)的证明 14.DNA 复制 15.遗传信息流是从 DNA 到 RNA 到蛋白质 16.基因突变
课时9:基因表达调控,重组DNA 技术简介,人类基因组 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特异性的基础 2.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3.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4.发育是在基因调控下进行的 5.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 6.基因工程主要的工具酶 7.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 8.重组 DNA 的基本步骤 9.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成果简介 10.遗传工程的风险和伦理学问题 11.人类基因组及其研究 12.人类遗传性疾病 13.癌基因与恶性肿瘤
课时10:生物进化,物种形成,宏进化与系统发生,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1.进化理论的创立:历史和证据 2.生物的微进化 3.自然选择 4.物种概念 5.物种形成的方式 6.研究宏进化依据的科学材料 7.生物的宏进化 8.生物的系统发生 9.进化与发育的修饰 10.生命的起源 11.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12.处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病毒
课时11:真核细胞起源及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绿色植物多样性的进化,真菌多样性的进化,动物多样性的进化,人类的进化 1.真核细胞的起源 2.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3.多细胞真核生物的起源及进化 4.绿藻和陆生植物的起源 5.陆生植物的世代交替和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6.陆生植物多样性的进化 7.真菌是重要的分解者 8.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9.动物种系的发生 10.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进化 11.脊索动物多样性的进化 12.人类与灵长目 13.人类的进化过程
课时12:生物与环境,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 1.环境与生态因子 2.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4.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5.种群的数量动态 6.种群的数量调节 7.群落的结构和主要类型 8.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9.群落的演替及其实例
课时13: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动物的行为 1.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4.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5.生物多样性包括 3 个层次 6.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 7.濒危物种的鉴别和分类 8.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与保护生物学 9.物种保护 10.生境保护 11.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 12.动物行为的生理和遗传基础 13.动物的防御行为和生殖行为 14.动物的社群生活与通讯 15.利他行为和行为节律
课时14:补充,拓展知识点及其注意事项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咨询师 咨询课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