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老师
小m学姐:23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初试排名第三,专业一125,专业二125,一战成功上岸暨大。已取得高中教师资格证,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对于大综合的学习有一定的见解与学习方法。能够根据学生情况,带背705重点以及807作文写作指导;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夯实基础、强化知识网络,提高解题能力。
木木学姐:毕业于河北省双非一本,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备考时长一年左右,专业课705、807均135+,初试专业排名第二。考取了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擅长教导帮助;做事耐心认真,掌握学习经验及答题技巧。
01#
授课安排
1.辅导科目
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807阅读与写作
2.授课课时
授课课时:56课时(基础阶段)
3.授课计划表
4.授课教材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彦坤、朱承平、熊焰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著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著
《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版:《外国文学》——郑克鲁版:
《文学理论》——童庆炳版:
《外国文学史》唐红梅,《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崇文书局:
《古代文学史》李杰、顾大鹏,《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齐鲁书社。
5.参考资料
忠信教育讲义书、蓝宝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辅导及习题集》(崇文书局)
02#
课程介绍和优势
通过基础班的学习,帮助考生厘清现当代和古现代汉语的相关重难点,对于知识侧重点有初步的把握,全面夯实基础知识。
1️⃣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将不同科目及内容按照重要程度有所侧重进行讲解,针对近年来出题技巧,着重讲解重点难点,理清框架与思路。
2️⃣提升应试方法技巧:基础讲解过程中,逐步培养答题思路建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经验传授,疑问解答:分享经验,解答学习过程中的疑问,以更好地心态投入学习。03#
详细的授课计划
课时1: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 1.文学思潮(一) 2.鲁迅、郭沫若 3.小说(一) 4.新诗(一) 5.散文(一) 6.戏剧(一) 课时2: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重要作家 1.鲁迅 课时3:《古代文学史》 1.概述 2.先秦文学+秦汉文学梳理与重点讲解 课时4:《古代文学史》 1.魏晋南北朝文学梳理与重点讲解(1) 课时5: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 1.文学思潮(二) 2.小说(二) 3.新诗(二) 4.散文(二) 5.戏剧(二) 课时6:《古代文学史》 1.魏晋南北朝文学梳理与重点讲解(2) 课时7: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重要作家 1.茅盾、巴金、老舍 课时8:《古代文学史》 1.隋唐五代文学梳理与重点讲解(1) 课时9:现代文学第三个十年 1.文学思潮(三) 2.小说(三) 3.新诗(三) 4.散文(三) 5.戏剧(三) 6.赵树理 课10:现代文学总结 1.相关真题讲解及常考时间段点拨 课时11:《古代文学史》 1.隋唐五代文学梳理与重点讲解(2) 课时12:《古代文学史》 1.两宋辽金文学梳理与重点讲解 课时13: 十七年文学 1.文学思潮 2.小说 4.诗歌 5.散文 6.戏剧 课时14:文革文学 1.文学思潮 2.样板戏 课时15:八十年代文学 1.文学思潮 2.小说 4.诗歌 5.散文 6.戏剧 课时16:九十年代文学 1.文学思潮 2.小说 4.诗歌 5.散文 6.戏剧 课时17:现当代文学总结 1.相关真题讲解及常考时间段点拨 课时18:《古代文学史》 1.元代文学梳理与重点讲解 课时19:《古代文学史》 1.明代文学梳理与重点讲解 课时20:《古代文学史》 1.清初至清中叶文学梳理与重点讲解 课时21:《古代文学史》 1.近代文学 2.总结 课时22:《古代汉语》文字 1.繁简字 2.通假字 3.古今字 4.异体字 5.古书的读音 6.汉字的构造 课时23:《古代汉语》词类 1.古今词类的变化 2.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3.同义词 4.同音词 5.同源字与同源词 课时24:《古代汉语》语法 1.词类活用 2.虚词 3.特殊的结构与句式 课时25:《古代汉语》音韵学 1.诗经的用韵 2.韵律 课时26:《古代汉语》训诂学常识 1.古书工具 2.文献注释 课时27:《外国文学》 1.概述 2.古代文学梳理与重点讲解 课时28:《外国文学》 1.中世纪文学梳理与重点讲解 2.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梳理与重点讲解 课时29:《外国文学》 1.17世纪文学梳理与重点讲解 2.18世纪文学梳理与重点讲解 课时30:《外国文学》 1.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梳理与重点讲解 课时31:《外国文学》 1.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梳理与重点讲解 课时32:《外国文学》 1.19世纪自然主义梳理与重点讲解 2.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梳理与重点讲解 课时33:《现代汉语通论》概述+语音 1.现代汉语定义 2.语音重难点讲解 课时34:《外国文学》 1.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梳理与重点讲解 2.总结 课时35:《现代汉语通论》汉字 1.汉字的性质 课时36:《文学理论》 1.概述 2.第一章梳理与重点讲解 3.第二章梳理与重点讲解 课时37:《现代汉语通论》词汇(一) 1.词汇概述 2.词汇特征 3.词汇类型 课时38:《现代汉语通论》词汇(二) 1.词类的分类系统 2.词类的熟语系统 3.词汇的构成系统 课时39:《现代汉语通论》语法(一) 1.词类 2.层次分析法 课时40:《现代汉语通论》语法(二) 1.句型、句式、句类系统 2.歧义 3.复句 课时41:《现代汉语通论》语用 1.语用梳理与重点讲解 课时42:《文学理论》 1.文学活动(第三章至第五章)梳理与重点讲解 课时43:《文学理论》 1.文学创造(第六章至第八章)梳理与重点讲解(1) 课时44:《现代汉语通论》总结 1.专题总结 课时45:《文学理论》 1.文学创造(第六章至第八章)梳理与重点讲解(2) 课时46:《文学理论》 1.文学作品(第九章至第十三章)梳理与重点讲解(1) 课时47:《文学理论》 1.文学作品(第九章至第十三章)梳理与重点讲解(2) 课时48:《文学理论》 1.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第十四章至第十六章)梳理与重点讲解(1) 课时49:《文学理论》 1.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第十四章至第十六章)梳理与重点讲解(2) 2.总结 课时50:《语言学纲要》导言+第一、二章:语言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 1.语言功能 2.符号系统的性质 课时51:《语言学纲要》第三、四章:语音、语法 1.语音、语法知识点补充 课时52:《语言学纲要》第五、六章:语义与语用、文字 1.语义、语用、文字知识点补充 课时53:《语言学纲要》第七章语言演变与分化 1.语言演变的原因 2.语言分化的表现 课时54:《语言学纲要》第八章:语言接触 1.语言接触的类型 课时55:《语言学纲要》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 1.语言系统演变的三方面体现 课时56:《语言学纲要》总结 1.各章思维导图梳理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咨询师 咨询课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