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收起左侧

353卫生综合 | 26暨大考研基础班授课计划!

0
回复
3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授课老师
小南学姐:暨南大学在读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课230+,初试总分370+分的成绩。在专业课学习方面,我始终坚持以“理解”为先,在理解中背诵专业课。从宏观的知识框架把握到微观的具体知识理解,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通过学习,深刻掌握了流行病学的研究思维和卫生统计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在课堂上,我会尽量提供一些能取得不错效果的可行的备考建议和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背诵353的专业课,提升自己的专业课水平。

01#
授课安排
1.辅导科目
353卫生综合
2.授课课时
基础班32课时 (基础阶段)
3.授课计划表
26 353 网课 基础授课计划表_三门专业课(1).png
4.参考教材
①《流行病学》(第八版)(蓝皮、绿皮均可)
②《卫生统计学》(第八版)③《卫生学》(第九版)
5.参考资料
353卫生综合蓝宝书
课堂讲义

02#
课程介绍和优势
特点:主要针对基础知识的框架明晰与知识梳理,重点讲解核心考点和高频知识点。深入讲解知识点,结合高频考点相关题目,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优势:
系统性强:帮助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从宏观上掌握知识体系。
针对性高:聚焦重点难点,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实践结合:通过高频考点的真题讲解,强化知识运用与应试能力。

03#
详细的授课计划

《流行病学》课时1-10,共10课时


课时1(介绍课程 + 绪论)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
(二)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
(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特征

课时2(疾病的分布)
(一)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二)疾病流行强度
(三)疾病的三间分布

课时3(描述性研究)
(一)描述性研究概述
(二)现况研究
(三)生态学研究

课时4(队列研究)
(一)队列研究概述
(二)队列研究设计
(三)队列研究的资料整理与分析
(四)队列研究的偏倚
(五)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课时5(病例对照研究)
(一)病例对照研究概述
(二)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三)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整理与分析
(四)病例对照研究的偏倚
(五)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课时6(实验流行病学)
(一)实验流行病学概述
(二)实验流行病学设计
(三)实验流行病学的资料整理与分析
(四)实验流行病学的偏倚
(五)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缺点

课时7(筛检
(一)筛检概述
(二)筛检试验的评价
(三)筛检效果的评价

课时8(传染病流行病学)
(一)传染病流行病学概述
(二)传染过程与流行过程
(三)传染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四)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

课时9(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 + 循证医学与系统综述)
(一)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
(二)循证医学
(三)系统综述

课时10(预防策略 + 公共卫生监测
(一)预防策略
(二)公共卫生监测

《卫生统计学》课时11-23,共13课时

课时11(数据分布的描述)
(一)频数分布图与直方图
(二)集中位置与变异程度
(三)箱式图
(四)数据核查与离群值
(五)分类变量的常用统计图

课时12(数据关联的探索)
(一)散点图
(二)相关
(三)回归
(四)相关与回归的陷阱
(五)分类变量的相关

课时13(数据的产生)
(一)数据的来源
(二)随机对照试验与简单随机抽样
(三)样本的可靠性与代表性

课时14(基本概率理论 + 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一)概率与概率分布
(二)样本率与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

课时15(统计推断)
(一)置信区间估计
(二)假设检验
(三)假设检验与基于决策的推断

课时16(基本情形的参数推断)
(一)单个总体均数
(二)两个总体均数
(三)两个总体方差
(四)单个总体率
(五)两个总体率

课时17(方差分析)
(一)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三)多个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

课时18(卡方检验)
(一)卡方检验的基本思想
(二)率的比较
(三)独立性检验

课时19(基于秩的非参数检验)
(一)配对样本的比较
(二)两组独立样本的比较
(三)多组独立样本的比较

课时20(直线相关与回归的推断)
(一)直线相关系数的统计推断
(二)直线回归的统计推断

课时21(生存分析与多重回归分析)
(一)生存分析
(二)多重回归分析

课时22(调查研究设计与实验研究设计)
(一)调查研究设计
(二)实验研究设计

课时23(卫生统计常用指标)

《卫生学》课时24-32,共9课时

课时24(人类的环境)
(一)人类的环境
(二)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
(三)环境污染的防治

课时25-26(生活环境和健康)
(一)空气
(二)水
(三)土壤

课时27(人体营养需要与合理营养)
(一)营养素
(二)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素
(三)合理营养
(四)膳食结构、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
(五)营养调查及其评价

课时28(特殊人群的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一)特殊人群的营养
(二)营养相关疾病

课时29(临床营养 + 食品安全 + 食源性疾病)
(一)临床营养
(二)食品安全
(三)食源性疾病

课时30(职业性有害因素与生产性毒物)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
(二)生产性毒物

课时31(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
(一)生产性粉尘
(二)职业性肺部疾患

课时32(物理因素、社会因素与心理行为因素)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咨询师
咨询课程详情
小研.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公司服务热线:

15302378296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141号尚德大厦A座2115室(离暨南大学西门480米)

运营中心: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141号尚德大厦A座2115室(离暨南大学西门480米)

邮编:510630 Email:jnukaoyan@foxmail.com

Copyright   ©2015-2016  暨大考研论坛技术支持:考研粤     ( 粤ICP备202212525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