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收起左侧

[经验交流] 2022考研:专业课这样背诵可以事半功倍

0
回复
763
查看
[复制链接]

1481

主题

1481

帖子

582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821
发表于 2021-10-26 14: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idakaoyan 于 2021-10-26 14:06 编辑

根据往年的经验,复习至十月中下旬会有多数考研人,会为专业课内容的背诵而感到焦虑和头痛。相信你也是其中一个吧!
对于专业课而言大多数同学的烦恼就是:①内容太多背不下来②背了就忘很苦恼③背完依旧不会做题

专业课如何有效背诵
1.专业课背诵要找准点再背

也许你的专业课课本已经看过一遍了,就算在看书的时候,进行过深刻记忆,但是现在让你把课本的解释原文复述,你是做不到了。
第一遍看专业课,也不是要让你记住专业课全部内容,大家跟专业课课本可能是第一次认识,也可能是再次熟悉,过第一遍,你根据学长学姐整理的笔记,也许会总结出哪个是重要知识点、哪个最常考、一般怎么考、逻辑是什么以及这个学校的专业课出题风格是什么,讲起一个名词,起码能说一句“我有些印象,好像是......”也许你不能说的尽善尽美,但起码能说一两句,这就是你第一遍看书的进步。
但是,也有这样的一部分同学,就算有学长学姐整理的笔记,还是抓不住一个题目的答题要点,或者有时还会纠结,在学长学姐整理的笔记中,有些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并没有出现,万一老师今年突然考了怎么办。小掌认为重要的、或者是需要这个知识点串联整个脉络的,都要进行背诵。至于答题嘛,把所知道的都往卷子上答,这种方式最没有技巧,成绩也不会很高,但是分数也绝不至于拉你后腿。
2.TIME,每天背诵专业课的时间有多少
在保证不压缩公共课的时间基础上,每天可以花大量时间完成背诵任务,当然这些时间,你可以不连着,人的记忆效率更像服从正态分布,在一段时间内,随着背诵时间的延长,你的记忆效率是不断提高的,但是当超过一段时间后,继续扛住疲惫硬背下去,效率只会越来越慢。所以,背累的时候,不要太勉强自己,换本书,让大脑缓缓。

3.Repeat,重复
背诵的过程是痛苦的,先前背的滚瓜烂熟的内容,现在就像一个陌生人一样,我们又要重新唤醒自己的记忆,就像电视里演的,失忆的人回想起来的时候都是头痛欲裂的。
而且,有了第一遍的基础,我们脑子里不是完全遗忘,时不时还会蹦出几个名词,这一遍,完全没了第一遍的新鲜感,也就没了那么多耐性,而且有了第一遍的基础,对内容有了大体的掌握,感觉内容怎么那么多,好像永远背不完的无力感也会袭来,这个时候,才完全是机械性记忆。

4.经历、坚持、重生
经历过痛苦的破茧过程,你如果坚持到了最后,你将迎来重生。
你在背第三遍的时候,已经可以背出7、8分了,有的甚至可以一字不差,这个时候,你的专业课内容已经可以结束了。
也许,从文字上来讲,这个过程的痛苦并不能完全的表达出来。但是,我们真的很理解专业课背诵的艰难,而这个过程,没有人能替代,也没有人能真的帮助你减轻很大的压力,除了不断的重复、不断的想起,没有别的方法。但是当你把内容背下来,流畅、完整的背出来的时候,你那种自豪、充实的感觉,也没有人能代你感受。

两个小技巧


1、口诀记忆编小故事
当涉及到一些观点很多且难以寻找逻辑关系,或者是历史类的梳理问题,如果背过之后再回忆,只能零星想到部分答案,很难全部掌握的时候,不妨给自己编一个小口诀或者小故事,自己构建联系。

2、巧用工具多种结合
背书的方式不止一种,我们可以根据记忆内容的情况灵活地调整。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编提纲、作笔记卡片等方法的辅助配合是可以大大增强记忆的效果。比方说列表法,先将需要背诵的内容进行列表归纳,使繁杂的内容简单化、特征化、条理化,一目了然,便于举一反三。

加深印象

专业课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同学们一定要相信“坚持就是王道”,不论专业课多么“虐心”一定要反复背诵,告诫自己每多背一遍就能帮自己在考场上多挣来一分。只有扎实的基础背诵,才能换来一份漂亮的答卷。
‼️考研冲刺班‼️

22暨大考研 高效冲刺必背知识串讲+内部预测模拟卷

拒绝迷茫+备考效率+复习进度

考场技巧分享+心理调整方法

咨询微信:jida3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公司服务热线:

15302378296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141号尚德大厦A座2115室(离暨南大学西门480米)

运营中心: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141号尚德大厦A座2115室(离暨南大学西门480米)

邮编:510630 Email:jnukaoyan@foxmail.com

Copyright   ©2015-2016  暨大考研论坛技术支持:考研粤     ( 粤ICP备202212525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