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评选考研er备考期最烦的问题,那当然是:你!复!习!到!哪!了!本来好好的这一问就让人觉得焦虑,更烦的是有的人在听完你说之后还会阴阳怪气地说一句:啊~我早就看到哪哪哪了呢!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切勿盲目攀比
1.别人的经验永远都只能作为参考
考研需要研友互相交流,但是切忌与研友比进度,更不能根据别人的经验盲目地给自己定计划,同时,对于网上流传的某些进度标准,同学们只能做一个参考,千万不要误以为那是所有人都能达到的复习进度,按照如此进度复习的人,大多数都是很早便开始复习,参考标准已经相当高。
考同学校同专业的,你还在为自己进度焦虑的时候,人家早在偷着乐了,就为了干扰你复习,细思极恐! 2.进度慢不一定是坏事,要学会辩证看待 其实只要科学制定了复习计划,按时完成阶段目标的考生是完全没必要着急的。因为看书细致,第一遍复习的效果应该比大部分同学都要好一些,甚至一遍的效果可以相当于有的同学的两遍。
3.盲目的攀比进度反映出心态的不稳
比进度其实反映的是一个人对于自身状态的不自信,希望通过外部的比较来确证自己并没有落后。其实这样的比较是毫无意义的,学得慢的觉得心塞,学得快容易自满。可以适当地参考他人的学习进度,但千万不要因为进度的快慢而自乱阵脚。
何况考研你是在和全国的考生一起竞争,而不只是坐在你旁边那个“进度”的参照者,比他快也好,比他慢也罢,都不意味着考试的结果。
所以,发现自己进度与研友不一样的时候,需要调整好心态,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有条不紊地继续后面的复习了。只要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复习进度,就不会因为一时的进度落后而影响成绩。
做好自己的规划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同学们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每天的学习,使时间得到最佳利用。一般来说上午的头脑清醒、状态良好,有利于背诵记忆。除去午休时间,下午的时间相对会少一些,并且下午人的精神状态会相对低落。
晚上相对安静的外部环境和较好的大脑记忆状态,将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据科学证明,晚上特别是九点左右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刻,演员们往往利用这段时间来记忆台词。
因此,只要掌握了一天当中每个时段的自然规律,再结合个人的生活学习习惯分配好时间,就能让每一分每一秒都得到最佳利用。 1、按习惯分配
根据个人生活学习习惯,把专业课和公共课分别安排在一天的不同时段。比如:把英语复习安排在上午,练习听力、培养语感,做英语试题;把政治安排在下午,政治的掌握相对来说利用的时间较少;把专业课安排在晚上,利用最佳时间来理解和记忆。
2、按学习进度分配
同学们可以根据个人成绩安排学习,把复习时间向比较欠缺的科目上倾斜,有计划地重点复习某一课程。
3、交叉分配
在各门课程学习之间可以相互穿插别的科目的学习,因为长时间接受一种知识信息,容易使大脑产生疲劳。另外,也可以把一周每一天的同一时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
焦虑怎么办?
1.学会倾诉
当你心中积满苦闷、烦恼等不良情绪时,对知己好友的口头倾诉,默默写在纸上的无言倾诉,都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你可以大胆地说出心中的烦恼与委屈,不必害怕自己会哭出来。考研这么辛苦,备考的路上又承受了这么多压力,哭一点怎么了。哭过以后就继续背书、做题,这个世界依旧很美好,你的考研之路依然很顺利。2.找个研友
同为考研人,研友对你的焦虑情绪往往能感同身受。你们可以把某个时间段定为情绪发泄日。比如晚上离开自习室的时候,去操场走几圈,吐槽还没有做完的真题,还没有背熟的政治,还有日益壮大的考研大军以及即将到来的初试。甚至于你们还可以在某个无人的场所把自己的焦虑大声地喊出来,心里就会痛快很多了。3.积极的自我暗示
积极的自我暗示往往会带来非常不可思议的效果。很多考研人都是怀着对现状的不满和对自己努力的不甘这种姑且被称为信念的东西在备考的。他们从一开始就怀揣着“我一定要考上”的心态在复习,这个想法虽然看起来很积极,但在无形中也增加了压力。
建议拥有这种心态的同学可以考虑把“我一定要考上”变为“我一定能考上”。一边认真准备,努力复习;一边告诉自己“我一定能考上”,往往会心想事成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