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收起左侧

[经验交流] 考研人必看:除了口号,考研更需要细致入微的努力

0
回复
85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4 14: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考研的时候,如果一道题做三遍还是错了,你会不会崩溃甚至想放弃?你会不会担心自己一个月的复习进度太慢而去和别人攀比?考研需要的不仅仅是向往和口号,要想考研成功,你需要付出无数点点滴滴的努力。

我有一位师弟,考研数学149,差一分满分,还是在考数学前一天感冒的情况下。我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说,他平时没事儿就抄概念,抄定义。另外,他用的考研参考书不是当年的,是二手的。他说,只要他做过的题,都确保不会再出错。

我的另一位师弟,高中的时候做了46本习题册,只还是物理这一科。后来保送到北大物理学院。他不是偏科,而是高考成绩过线。

我高三那年,学习比较努力。因为高一高二的成绩太烂了。那一年,我下定决心,踏踏实实的,只要学到的东西,无论是知识还是题目,都要彻底掌握,100%的不能犯第二次错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写下了6400多页笔记。高三比高二结束的时候,总分多了200来分。

其实,这些跟历史上的大家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例如,苏东坡的日课是抄写背诵《汉书》,80万字的汉书他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冯.诺依曼学英语的办法是背诵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学德语则背翁肯的《世界史》。巴菲特能对厚达七八百页的《证券分析》里的每段话、每个案例都能引用。亚洲第一个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小平邦彦,研究生的时候读范德瓦尔登的《代数学》,读不懂,不懂就抄书,直到抄懂为止。

上面这些人,各有特点,但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点一滴的把事情做到极致,而不是熬时间,多么多么勤奋。所谓极致就是力图100%的把握一个东西,哪怕那个东西很细小。很多个细小的东西完全把握了,整个的学习就会发生自己都想不到的跃迁。这也是那些人能抗住学习过程中的痛苦的原因。

把某个科目第一章的第一节,做到题目100%的正确率,如果下定决心,是所有正常人都能做到的,是准备考研的人都能做到的。只要下定决心这么去做。然后第二节、第三节,然后第二章、第三章,以此类推。学习成效必定是突飞猛进的。

但绝大多数人不会这么去做。所以,这个世界上任何领域只有少数人是顶尖高手,大部分人不断的受挫、被机会淘汰。原因就是,他们没有真正懂得把自己能做到的做到极致有着改变命运的力量。

上个星期有人(可能是一位女生)问我,"担心自己考不上怎么办?有时候自己做过三遍的题,再做还是因为一个小地方就整道题都错了。那时候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特别害怕怎么办?"

去年我的一位朋友的笔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道题她做了十一遍。她考的是材料专业的研究生,今年考到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去了。

一道题目做十遍,还会出错,那么,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就在这里。有些人做一遍会错,他就放弃了;有人做两遍还会错,他就放弃了;还有人做三遍,还是出错,就放弃了,就崩溃了。有些人做了十遍还出错,还没有放弃,还没有崩溃,然后结果就出来了,人和人的差别、那个事情的结果的差别就出来了。

最大的难题是害怕和恐惧,但,所有人都会这样子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有没有恐惧,有没有害怕、焦虑,有没有感觉到压力大,这是所有人都会有的,是毫无疑问的。但问题就在于我们的行动和反应,行动和反应造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巨大的差别,尤其是行动,主动的行动。

然后有人问,"如果欲望和恐惧都可以转化成动力。怎么转化?"我说,我跟你说一件事,你就明白了。我第一次考研的时候失败了,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我那时候没有考虑到真的会失败。第二次考研,我就知道,因为第一次真的失败了。所以欲望、恐惧怎么转化的?非常简单,就是知道你干的这件事情是完全有可能失败的,你要设想失败了之后怎么办、是什么场景,那你的整个状态都跟之前不一样。如果真的这么想的话,那压力不是更大吗,更焦虑吗?当然是这样的,没有人不焦虑,这个这社会上除了极端个别的群体和个人,但是这个比例是极小的。

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挣扎。我写的一篇文章里,提到的威尔.史密斯讲的一句话,"所有人都在挣扎,只不过有些人善于掩饰而已",看清楚这个人生的本质的话,你就不会担心什么压力和焦虑了,所有人都是这样子。当你有压力和有焦虑的时候怎么办?你就付诸行动。行动过程中,你的压力和焦虑迫使你抓紧行动。行动到忘我的程度,那么这个事儿十有八九就成了。

相反,好多人过于乐观,觉得按部就班地做,然后就能把这个事儿做得很好。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

还有个问题是这样的,"正常的考研复习进度是怎么样的?"

这个问题很宽泛。有一个基本的道理,就是各个领域,做得好的人都不是正常人。衡量"正常"很麻烦,"平均水平"也没有人统计过。所以,如果你有明确的、比较大的目标,基本上不要考虑"正常"是什么情况。如果是考研,考研确实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涉及到人生跃迁,是个人生涯中的一个关节点的事件。对这样的事情就不要考虑正常情况,往极端了走。

所谓往极端了走,就是要用极高的效能去做这件事情,按照极端的效果,极好的效果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往这个方向走。所以基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一般的复习进度"这个标准基本没有。用一个月辞职考研的、准备二战三战的都有。所以这个正常的复习进度是怎么样的,确实很难给出准确的回答。

前段时间还有人问我:"我发现学习一科新的内容,复习3个小时,真正理解的内容很少,可能自己理解比较慢,但是不这样做,就真的感觉自己就是在看书,达不到10页的总和,比如数学,真正的好题,3小时下来一般只掌握几道,虽然目前看是和计划进度匹配的,但是想知道如何提高效率。"
其实所有类似的困惑,都是没有明白"质量"两个字。质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质的保证、没有把质放在首要目的,量的积累没有任何意义。三个小时这个时间已经太长了,对把握点滴而言。

点滴是以什么为单位的?如果说是知识内容,那就是以一个概念为单位,以一个案例为单位。如果是做题,就是以一道题为单位。如果是在读书的情况下,我们三个小时下来之后发现理解的内容很少,那就意味着三个小时的过程中,我们没有抓住那个点滴。

我们是抓住一个概念了吗?如果说一个概念弄明白了,那么三个小时,我们是不可能一无所获的。所以这个问题就是点滴的功夫不到位,还没有把什么是点滴搞明白。然后我们再说做题。做题的时候,如果用三个小时彻底掌握几道题,那已经很厉害了,而且尤其是难题,那已经非常厉害了。
如果是以点滴为单位,按照这个方式一个概念一个概念,一个案例一个案例地去把握,按照这个方法去做,三个小时下来,去读书,读任何书,绝不会一无所获,绝对不会的。

"把握住你能够把握住的点滴",这是一个极高明的方法,读书和做事的方法。

像"慢工出细活儿"、"欲速则不达"等等这样一些名言,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这样的大道理,对绝大多数人来讲,一生都不会明白的。还有很多人,要到很大很大的年纪,才明白它背后的内涵是何等的深刻。

慢工出细活儿。但什么叫做"细"呢?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细",所以就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慢工出细活儿",也就谈不上慢工出细活儿了,跟这个道理都不沾边儿。

许多人都在考虑一些大而无当的东西,考虑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其实我们以为很重要的那些问题,根本就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那些细微的东西、细小的东西。

为什么?原因就是,正是那些很细微的、细小的东西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品质。什么叫品质?就是质地。他的"质地"是什么,那个"质地"会决定他的高度,我们用土盖一个一层的房子(土房子)很容易。用土这种材料,土墙的那种土,就是泥巴和水的混合物,然后想盖出东方明珠那样高的一个建筑,那是不可能的,那是质地决定的。

考研这件事,它最大的价值,除了那种实用性的阶层跃迁之外,它最根本的价值就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一个契机,让我们去改变我们人生的质地。改变我们人生的质地,这才是最本质的东西,最根本的东西。

因为归根结底,我们是希望去改变我们的人生。考研的东西全都是手段,好多人不考研,他们的人生也可以过得光辉灿烂。关键在哪里?就在于人生的质地。我们是改变它的质地,改变它的品质,改变它的材质,这是我们作为人这种智慧生物是能够做到的,也是最重要的事情。通过我们做事情的那个品质,去改变我们自身的品质、质地、材质。它会决定我们人生的高度和深度,决定我们一生的幸福,决定我们一生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什么是改变了呢?

就是我们做的那个事情的精细程度,那种认认真真的程度,那种热情、情感投入在里面,反过来,告诉我们,我的生命的材质改变了,我的思维不再是那个思维,认知不再是原来的那种认知,行为方式也变了,更坚决果断了,更细致认真了。那个时候,才是人生改变的时候,彻底改变的时候。在那个时候,恐惧焦虑消失了,心里平静甚至宁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公司服务热线:

15302378296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141号尚德大厦A座2115室(离暨南大学西门480米)

运营中心: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141号尚德大厦A座2115室(离暨南大学西门480米)

邮编:510630 Email:jnukaoyan@foxmail.com

Copyright   ©2015-2016  暨大考研论坛技术支持:考研粤     ( 粤ICP备202212525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