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武文杰教授依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城市微观公共服务空间配置优化与可及性评估研究”,在光明网发表系列理论文章。
系列文章由武文杰教授与其团队成员贾宾、谭雯轩、翟婧彤合作完成。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国家战略。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总体部署,2021年3月12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指明发展方向。
以公共服务可及性空间配置优化
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城乡融合发展
(6月17日 光明网)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可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成为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
公共服务涵盖了与居民息息相关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设施、公共安全、网络通讯等领域,如何使城乡居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十四五”时期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现阶段,我国区域和城乡间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公共服务配置水平差距较大,如何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空间配置的可及性与均等化,对于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世界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一体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要使城乡居民享受公平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保障是关键。构建一体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是优化城乡公共服务配置、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尤其在人民关切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统筹建立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的统一管理方案,加快实现各类社会保险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充分发挥社保对保障人民生活、对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作用。对于农村区域的居民,还应当建立更加细化的实施方案,发挥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各级政府机构的服务职能,促进城市与农村居民能够公平享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
二、完善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由于公共服务的公共性和低盈利性,使得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角色被定位为基础性公共服务的主体供给者,从而造成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均衡与低效率。“十四五”时期,我国公共服务的多元化改革取向日益凸显。坚持在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探索政府与市场合作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形成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进而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间的优化配置优化。需要注意的是,引入多方力量竞争性地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并不是指完全排斥由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而是在强调政府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基础上,并不完全由政府部门一手包办相关公共服务的提供。
三、推进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普惠金融充分运用信息科技和金融创新,可有效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扩大金融服务半径,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为优化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空间配置,助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方式。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农村网络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智能化服务水平,提升农村移动互联网发展程度和互联网普及率,逐步弥合农村居民的“数字鸿沟”,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坚实的信息技术支撑。另一方面,还要着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健全多元资金筹措机制,促进城乡金融资源均衡配置。积极探索“党建+金融”等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努力实现从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到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四、加强农村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共服务供需平衡及其治理目标的实现所产生的积极效果是其治理体系效能的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落脚点在农村,农村公共服务的提升促进了农民和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助推器。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相关优质资源下沉,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要积极完善农村教育发展工作体系,推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鼓励优秀教师人才入乡工作。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加强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建立远程医疗、创新协同、巡回医疗等稳定机制,带动乡村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同时,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搭建城乡要素流动平台载体,吸引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要素下乡,鼓励更多农村居民从事乡村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农村创新创业活力。另一方面,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公众参与机制。以农民的主要需求为出发点,因地制宜结合农民的经济、家庭人口结构、社会保障等情况,综合分析农民对公共服务的真实需求,注重公共服务的品质的提升,平衡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充分发挥基层或社区自组织的积极性,鼓励公众参与,提高公共服务空间的精准配置,使公共服务更具“服务性”,提高公众参与下农民享有公共服务的幸福感。
五、建立稳定的农村公共服务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消除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差距,关键是要为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当依据农村地区当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情况制定相应的资金投入方案,对于困难地区予以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补贴。同时配合完善相关绩效考核和监督管理机制,保障资金使用和政策落实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农村公共服务领域。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节收入再分配和实现政府目标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调节和保障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必须强化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转移支付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使国民收入和财政支出更多地向农村倾斜,从而扩大农村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加大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投入,逐步缩小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增强城市综合韧性
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6月3日 光明网)
粤港澳大湾区已然成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湾区内2020年末常住人口约7000万人,经济总量约11万亿元,区域内基本形成特色较为鲜明的产业分工和区域协作体系。湾区城市群具有人口与建筑物密集度较高、经济社会系统复杂、多元文化交融等特征,如何在内部结构性因素和外界不确定风险的双重扰动下,维持城市系统主要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是城市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韧性城市理念以其整体性格局、系统化思维、综合性策略为城市科学治理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径,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韧性城市,北京、上海等城市也纷纷将“加强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提高城市韧性”纳入到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根据现有研究,目前大湾区内部各城市的经济韧性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城市产业经济结构和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方式密切相关;粤港澳大湾区环境韧性竞争力跻身国际一流水平,但相比全球其他湾区,环境污染和交通便捷度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短板。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内部的综合韧性水平,对于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韧性是由城市经济、社会、制度、生态、基础设施等人文、环境系统组成的高度复杂耦合系统,在应对经济冲击、自然灾害等各种不确定风险时的适应与恢复能力。需要从多维度来规划部署韧性城市顶层设计,以此提升城市系统的综合韧性。
一、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加速培育增长新动能
强化经济韧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如新冠疫情、中美贸易战等经济冲击或经济下行压力,依然是我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升级的关键议题。粤港澳作为国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区,需进一步调整其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通过创新驱动引领更高质量发展,从而进一步增强城市经济发展韧性,提升经济系统面对外部冲击的适应能力。在此期间,要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抓手,加强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例如积极推动各类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二、增强城市社会韧性,优化社会治理体系
城市社会韧性表现为不同社会群体在抵御冲击或灾害时团结互助的共同体意识,以及城市面对风险时的适应能力和治理体系,增强其韧性有助于社会秩序稳定。一方面,构建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通过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等措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居民面对挫折的承受力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维;另一方面,应不断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基层或社区自组织的积极性,鼓励公众参与,优化社会治理体系。
三、增强城市制度韧性,促进粤港澳三地深度融合
政府制度设计应体现足够的韧性以适应实际发展需要和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冲击。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与三种货币,其发展面临着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与跨区域治理之间的矛盾,需要跨区域“深度合作”来解决。应积极推动粤港澳三地政府构建统筹协调机制,促进三地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各类资源要素自由便捷流通;鼓励粤港澳三地构建湾区公共服务平台,打破地域界限和行政壁垒,促进湾区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完善财税、金融、投资等制度改革,加速三地市场一体化进程。
四、增强城市生态韧性,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存在人地矛盾突出,湿地退化严重,水环境污染严重、森林面积锐减等环境问题。为进一步提升生态韧性, 粤港澳大湾区需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调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落实低碳生活和清洁生产,系统推进大湾区生态保护与恢复;优化城市土地利用布局,注重绿色开放空间与各类功能用地及设施的综合布局;提升大湾区自然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建立自然资源空间管控体系;培育丰富的区域生态、提升生态系统服务。
五、增强城市基础设施韧性,提升城市“生命线”系统能力
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是韧性城市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狠抓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先导作用,大力优化湾区内交通网络布局,进而提升城市关键功能,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成高效、移动、安全、泛在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数字政府”改革,推动数据上云、服务下沉等,为“数字湾区”、“智能湾区”建设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