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idakaoyan 于 2020-4-2 05:25 编辑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外招生) Postgraduate Program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一、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与研究方向 | | 代码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 | 050101 | 文艺学 | Art and Literature | 1、 文艺理论与文化研究 2、 文学批评及文艺传播 3、 文艺美学 4、 比较文艺学 | | 05010[size=10.5000pt]2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 1、理论语言学 2、第二语言习得 3、心理语言学 4、语言科技 5、语用、语体与修辞 6、社会语言学 | | 05010[size=10.5000pt]3 | 汉语言文字学 |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Philology | 1、 方言学 2、 语法学 3、 汉语史 4、 语言教学与研究 | | 05010[size=10.5000pt]4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s | 1、 先唐文献研究 2、 唐宋金元文献研究 3、 明清文献研究 4、 古典文献与文化研究 | | 05010[size=10.5000pt]5 | 中国古代文学 |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 1、 诗词学 2、 叙事文学 3、 先唐文学 4、 唐宋文学 5、 元明清文学 | | 05010[size=10.5000pt]6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 1、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 2、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3、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4、 台港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 | 05010[size=10.5000pt]7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Ethno-linguistics and oral Traditions of China | | | 05010[size=10.5000pt]8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 1、 比较文学 2、 欧美文学 3、 翻译研究 4、 西方文论 | | 0501Z2 | 海外华语及华文教学 | Overseas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 1、 海外话语研究 2、 海外华文教育 3、 华文教育技术与资源开发 4、 口语理论与实践 5、 语言测试 |
二、培养目标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就是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实践能力强、思想素质高、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德才兼备并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把在港、澳、台地区招收的外招硕士研究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和中华文化、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自觉拥护祖国统一、拥护“一国两制”、积极为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贡献力量的坚定爱国者;把在海外招收的华侨华人和外国籍硕士研究生,应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热爱中华文化,对中国友好,主动充当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积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外招硕士生应该至少有一门外国语(外国母语非汉语的留学生要掌握汉语)达到可以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水平,基本掌握本学科范围内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并能开展独立、深入、有一定创新意义的学术研究工作。获得本学科硕士学位者,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的专业人才,具备在攻读博士学位或在中等职业学院从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或相近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也能适应其他相关领域的工作。 1.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结构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较好的文学、语言素养,对中国历史文化有较全面的了解。应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对研究领域、研究对象有较为全面、系统的把握,并对与中国语言文学相关的学科领域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的语言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能较好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备良好的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汉语史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要求具备良好的古代汉语阅读能力;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要求具备良好的相应少数民族语言运用能力;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则要求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研究和处理涉及两种以上语言和文化的文学问题。 2.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崇尚科学精神,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历史与现状应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具备良好的专业意识和较好的学术潜力,学科专业基础知识较为扎实,较充分地掌握本学科的现状及发展,并对学科相关的前沿研究有一定了解。能比较准确地理解本学科经典文献,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科重要流派及前沿动态;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分析问题,具备独立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并完成符合规范的学术研究的基本素质。 (2)学术道德 掌握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研究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良好的学术风尚,恪守学术伦理和学术道德规范,遵守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以及本学科专业共同遵守的科学研究、论文写作、论文署名、学术引文、学术成果、学术批评、学术评价等诸多方面的规范。应严格杜绝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加强自律,维护学术尊严,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培养良好学风。 3.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 具备一定的专业学习和知识获取能力,至少有一门外语能达到阅读一般外文资料的水平。既高度重视本专业的基础训练,比较全面地把握学科发展的现状,也能广泛地阅读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具备独立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能较系统地梳理前人研究,客观总结前人已有的贡献和未竟工作,并形成较为开阔的研究视野。 (2)科学研究能力 在较为全面把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学术问题,充分调查和阅读相关领域的重要文献资料,合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在遵循严谨的学术规范的同时,运用规范的研究方法,提出有一定学术深度和价值的见解及解决方案,深化对中国语言文学的认识,探寻中国语言文学的规律,同时锻炼和提升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 (3)实践能力 具备在所研究领域进行调研、考察的实践能力,较好地开展诸如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调查、民俗学考察、文献整理等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准确地把握我国的语言运用实际,较深入地考察文学作品的流传、文学遗迹的留存,更好地推进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与整理等。 具备较好学术潜力的同时,能将敏锐的问题意识、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运用到中国语言文学及相近学科的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和现代传媒的相关工作中。 (4)学术交流能力 较好地运用至少一门外语(如第一外语为英语之外的其他语种,鼓励选修英语为第二外语)收集和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较好地利用国内外的学术资源和学术信息,积极了解其他民族、其他国家语言文学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了解海外汉学的最新动向和研究成果,吸收其他国家民族对中国语言文学的研究成果,拓展、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具备与国内外同行切磋研讨的交流意识,并以良好的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流利、准确地与同行交流学术问题,展现中国语言文学的学术研究水平和成果,积极开展学术合作,推进我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 (5)其他能力 比较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研究领域所需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能,如中文信息处理方向需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语音学方向要求具备语音声学分析等的实践能力。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本学科硕士生学制为3年。硕士生的学习年限,根据情况可适当延长,最长不得超过5年。硕士生的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生如在学期间提前完成培养计划,通过学位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各方面表现突出,可申请提前毕业(只可提前半年毕业)。具体事项,按照《暨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执行。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本学科要求修满28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必修课2学分,专业学位课6学分,非学位课程15学分。
课程 类别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港澳台侨) Studies on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 | | | | | | | | | | | | | | | 中国概况(来华留学生) Overview of China | | | | | | | | | 语言学及文学研究方法与实践 (Research Methods and Practices on Linguistics and Literary) | | | | | | | | 文学理论基础 (Basics in Literary [size=9.0000pt]Theories) | | | | | | | | 语言学理论基础 (Basics in Linguistic [size=9.0000pt]Theory[size=9.0000pt]) | | | | | | | | | 学科前沿讲座 Lectures on Frontier Discipline | | | | | | | | 论文写作指导 Guide for Thesis and Academic Writing | | | | | | | | 文艺学前沿理论专题 (Literature Theory Study) | | | | | | | |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Theory) | | | | | | | | 西方文论专题 (Western Literature Theory) | | | | | | | | 文艺文化学 (Cultural Study on Literature Theory) | | | | | | | | 马列文论专题 (Literature Theory of Marxism) | | | | | | | | 海外华人诗学及海外汉学研究 (Research on Oversea Chinese Poetry and Sinology) | | | | | | | | 20世纪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and Culture Criticism of 20th Century) | | | | | | | | 比较文艺学专题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y) | | | | | | | | 媒介与文艺关系研究 (A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Media) | | | | | | | | 语法学专题研究 (Topics in Syntax) | | | | | | | | 语义学专题 (Topics in Semantics) | | | | | | | | 第二语言习得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 | | | | | | 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 (Method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 | | | | | | | | | | | | | | | 汉语认知研究 (Cognitive Research on Chinese Language) | | | | | | | | 计算语言学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 | | | | | | 实验语音学 (Experimental Phonetics) | | | | | | | | 语用学专题 (Topics in Pragmatics) | | | | | | | | 修辞学研究 (The Study of Rhetoric) | | | | | | | | | | | | | | | | 方言学 [size=9.0000pt](Dialectology[size=9.0000pt]) | | | | | | | | 语言调查 (Linguistic Investigation) | | | | | | | | 方言与文化 (Dialects & Culture) | | | | | | | | 语音学与音系学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 | | | | | | | | | | | | | | | 汉语语法学史 (History of Chinese Grammar) | | | | | | | | 语法学专题研究 (Topicality of Chinese Grammar) | | | | | | | | 语义语法理论研究(Semantic Grammar Study) | | | | | | | | | | | | | | | | 辞书学 (Lexicographical Studies) | | | | | | | | 古代汉语词汇学(Lexicology of Ancient Chinese) | | | | | | | |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题 (Special Subject on Chinese Ancient Philology History) | | | | | | | | 中国古代学术史专题 (Special Subject on Chinese Ancient Academic History) | | | | | | | |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 (Special Subject on Chinese Ancient Cultural History) | | | | | | | | 先唐文献与文化 (Pre-Tang Documents and Culture) | | | | | | | | 唐宋金元文献专书研究 (Tang Song Jin Yuan Documents Study of Special Books) | | | | | | | | 明清文献专书研究 (Ming Qing Documents Study of Special Books) | | | | | | | | 中国古代散文史 (The History of Classical Chinese Prose) | | | | | | | |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史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Drama & Novels) | | | | | | | | 中国古代韵文史History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Verses | | | | | | | | 先唐文学研究专题 (A Case Study of Literature During Pre-Tang Dynasties) | | | | | | | | | | | | | | | | 唐宋文学研究专题 (A Case Study of Literature During Tang & Song Dynasties) | | | | | | | | 唐宋诗学 (The Poetry Studies Of Tang & Song Dynasties) | | | | | | | | 元明清小说戏曲专题 (A Case Study of Drama and Novels of the Yuan, Ming & Qing Dynasties) | | | | | | | | 明清诗学 (The Poetry Studies of Ming & Qing Dynasties) | | | | | | | | | | | | | | | | 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研究 (A Study o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 | | | | | | | 台港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A Study on Taiwan Literature, Hong Kong Literature and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 | | | | | | | 中国当代小说研究 (A Study on Chinese Contemporary Fiction) | | | | | | | | 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 (A Study on Chinese Modern Poetry) | | | | | | |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onographic study on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 | | | | | | | 新世纪文学研究 (A Study on Chinese Literature in 21st Century ) | | | | | | | | 田野语言学 Fieldwork ethno-linguistics | | | | | | |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论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Minority Language | | | | | | | | 民族语言音系学、词汇学及句法学 Phonology, lexicology and Syntax of Chinese ethno-languages | | | | | | | | 现代语言技术及语料库语言学 Modern linguistic technology and corpus linguistics | | | | | | | |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 Elements of Ethnic Folklore and Literature of China | | | | | | |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 History of Minority Oral traditions and Literatures of China | | | | | | | | 文化人类学 Cultural and Ethnic Anthropology | | | | | | | | 中国当代民族作家及作品 Minority Writers and Literatures of Modern China | | | | | | | | 比较文学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 | | | | | |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 (Monographic Studies of Foreign Literature) | | | | | | | | 西方文论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 | | | | | | | 西方现代文学研究 (Studies on Wester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 | | | | | | | 文学与文化 (Literature and Culture) | | | | | | | | 翻译研究 (Translation Studies) | | | | | | | | 华语研究 (Studies on Overseas Chinese Language) | | | | | | | | 华文教育研究 (Studies on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 | | | | | | | | | | | | | | | 语料库语言学 (Corpus Linguistics) | | | | | | | | 语言测试研究 (Studies on Language Test) | | | | | | | | 现代语言教育技术 (Modern Technology of Language Education) | | | | | | | | 口语研究 (Studies on Oral Language) | | | | | | | | 汉字专题研究 (Research on Chinese characters) | | | | | | | | 中国文学经典及其教学(Chinese Literature Classics and Their Teaching | | | | | | | | 华文课堂教学案例及微格教学(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case and microteaching | | | | | | |
说明:1)表格中最后一栏用于说明该门课适合哪一个学科专业的研究生修读;2)对本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有特别要求的,可以单独列出说明。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指导小组集体培养为辅的方式。 本学科硕士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自学为主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调查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 本学科硕士生的个人培养计划由导师主持制订并签字负责。硕士生进校后,导师与硕士生之间应就培养中的各项问题充分交换意见,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合乎要求的、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须于硕士生进校后2个月内制订好,并录入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系统,经导师确认后,由硕士生所在院(所、中心)批准备案。 六、考核方式 本学科课程考试及考查、课程论文等成绩均按百分制评定。根据《暨南大学研究生学业成绩考核管理规定》的要求,学位课程成绩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非学位课程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可获得相应学分;必须修满所规定的学分;学位论文预答辩之前,要进行中期考核,旨在对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从德、智、体各方面对研究生的学业进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对其后续学业安排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中考核等级为“合格”及以上者,方可进入毕业、学位申请环节。 七、实践环节 本学科硕士生根据科研和撰写论文的需要,可外出进行调研、考察、收集资料及实验等;也可在导师指导下可从事助教活动——包括指导本科生的实验、课程研讨和毕业论文等,但均不计学分,所需时间计入科学研究工作时间。 八、开题报告 本学科硕士生入学后第1学期,应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题目,最迟于第3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说明论文选题依据(创新性、文献分析、选题的科学意义)、研究工作方案(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等,并在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完成开题报告。对于选题不合适、方法不得当、措施无法落实的开题报告,不准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九、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本学科硕士学位论文的水平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志,也是授予学位的依据之一。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半。论文选题应与本专业的科研任务相结合,要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通过硕士学位课程、修满相应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写作的硕士生,可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程序及办法,按照《暨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本学科硕士学位论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的相关规定。 1.规范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以规范的研究方法和范式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做到选题与资料规范、引用与注释规范、成果呈现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评价规范。注释与参考文献:按照学术专著出版与学术论文发表的一般要求执行。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毕业论文,享有论文的著作权。 硕士学位论文的书写格式一般应依次包括下述几部分:封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授权使用说明(导师和作者本人均需签名)、版权声明、题目、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序言、正文、注释、结论、参考文献、附录、作者的致谢以及封底。论文一般用中文撰写。一般不少于3万字。如有特殊情况,则提交暨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予以裁定。
2.质量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总体上应做到材料翔实可靠,论点明晰,论证有据,逻辑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格式规范。 论文应比较充分地掌握所研究问题的原始资料与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有一定学术深度与价值的见解。论文应当体现作者对学术伦理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严格遵循,反映作者对该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研究方法的较好掌握,同时展示作者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 论文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注意搜集第一手文献、研究著作、重要研究论文、统计资料和数据库等。在已选定的课题上,了解既有研究达到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前人的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和研究资料,在对研究问题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和诠释的基础上,能够提出个人见解,并能以科学严谨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达到材料、方法、观点的统一。
file:///C:\Users\86134\AppData\Local\Temp\ksohtml21704\wps1.png十、必读和选读书目 (一)专业1
(二)专业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atural Language Annotation for Machine Learning | Daniel Jurafsky, James H. Martin | | | | Natural Language Annotation for Machine Learning: A Guide to Corpus-Building for Applications | James Pustejovsky , Amber Stubbs | | | | |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 | | | |
(三)专业3
(四)专业4
(五)专业5
(六)专业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5-1999)上、下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专业7 (八)专业8 序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Age of Multiculturalism | |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 | Translation Studies(3rd Ed). | |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 | What Is World Literature? | |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九)专业9
序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Guide to Language Testing: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Research(语言测试指南:发展评估与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彼得·赖福吉(Peter Ladefoged) 张维佳译 | | | | | | | | | | | | |
学位评定委员会分委会主席、副主席(签名): 学院主管院领导(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