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暨大考研论坛 于 2021-3-29 12:46 编辑
文章导读 1.基本院校/专业情况介绍 2.拟录取名单 3.就业介绍 4.2016年-2020年招生数据统计 5.分数线 6.参考书目推荐 7.综合考试大纲 8.考研复习全程规划 9.复试流程&准备 1基本院校/专业情况介绍
01学院/专业介绍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于2016年9月正式成立,前身是医学院中医学系,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学科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现有教职员工68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专职科研人员9人。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44人。共有在校学生601人,其中本科生378人,硕士研究生204人,博士研究生19人。博士后在站人数8人。 拥有知名的中医学教育、科研、临床方面的专家,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广东省名中医2名,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对象1名,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南粤优秀教师”2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3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3名,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培养对象1名。 设有11个教研室:内经教研室、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中药方剂学教研室、针灸推拿学教研室、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中医外科骨伤科学教研室、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中医妇科学教研室、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中医五官科学教研室、中医儿科学教研室。有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本科教学实验实训中心、中医针灸培训中心、中医方证研究中心、科学研究中心,3家直属附属医院,承担中医学的教学、科研、实习任务和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 拥有中西医结合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中西医结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中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种;中医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1项,省级特色中医学专业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在线公开精品课程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团队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个;已建成在线公开课程7门。 学院在抓好教学、科研、医疗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南非、新加坡、泰国、香港、澳门和**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派出部分教师出国进修或开展科研合作,并接纳大批国内外和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前来访问、讲学。 02学制学费奖学金情况 1.学制: 全日制3年 2.学费: 8000(元/生·学年) 3.奖助学金: 为了激励研究生安心学习、积极开拓创新,保障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我校建立了以国家奖助为主,社会资助为辅,学校补助为补充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基本做到多层次、宽渠道、高激励。目前,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每年最低可获得0.9万资助,累计最高超10万。(具体以学校实际发文为准) 2拟录取名单
3就业介绍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医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所等基层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以及在一线医药卫生事业机构从事建设、管理、服务工作。
4 2016年-2020年招生数据统计 5分数线
6参考书目推荐
官方推荐书目 01 1. 《诊断学》(第8版,万学红、卢雪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 《内科学》(第8版,葛均波,徐永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3. 《系统解剖学》(第8版,柏树令、应大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4. 《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陈利国、纪立金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 5. 《中医诊断学》(第9版,李灿东、吴承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6. 《中医内科学》(第9版,吴勉华、王新月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7综合考试大纲 01 725西医基础综合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考试内容覆盖了系统解剖学、西医诊断学与西医内科学的主要部分。 考试目的在于测试申请攻读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对系统解剖学、西医诊断学与西医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应用系统解剖学、西医诊断学与西医内科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疾病与健康的能力,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知识储备和潜质。 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中西医结合理论基础和科研潜质。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一、系统解剖学 掌握如下内容: 1.绪论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 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与人体的轴与面; 人体器官的变异与畸形。 2.运动系统骨学部分:人体骨骼的解剖位置。 关节学部分:重要关节的解剖。 肌学部分:人体肌肉的解剖位置。 3.内脏学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组成与解剖位置。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组成与解剖位置。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的组成与解剖位置。 男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与解剖位置。 女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与解剖位置。 腹膜:腹膜生殖系统的组成与解剖位置。 4.脉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血管系统的组成与解剖位置。 淋巴系统:淋巴系统的组成与解剖位置。 5.感觉器 视器的组成与解剖位置。 前庭蜗器的组成与解剖位置。5.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与解剖位置。 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与解剖位置。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解剖。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概况。 6.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与解剖。 二、西医诊断学 掌握如下内容: 1.问诊 问诊的重要性; 问诊的基本内容;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常见症状的临床意义。 2.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一般检查概要; 头部体格检查要点; 颈部体格检查要点; 胸部检查体格检查要点; 腹部体格检查要点; 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体格检查要点; 脊柱与四肢检查体格检查要点; 神经系统检查体格检查要点; 全身体格检查要点。 3.病历书写 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 4.实验诊断 常见临床血液学检测的意义; 血栓与止血检测的意义; 常见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的意义;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的意义;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的意义;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的意义;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的意义; 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的意义; 5.辅助检查 常规心电图; 肺功能检查; 内镜检查。 6.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三、西医内科学 掌握如下内容: 1.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疗要点;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疗要点; 支气管哮喘的诊疗要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疗要点;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疗要点; 肺结核的诊疗要点;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疗要点; 间质性肺疾病的诊疗要点;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疗要点; 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的诊疗要点; 胸膜疾病的诊疗要点;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疗要点;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疗要点; 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 2.循环系统疾病 心力衰竭的诊疗要点; 心律失常的诊疗要点;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疗要点; 高血压的诊疗要点; 心肌疾病的诊疗要点;先天性心血管病的诊疗要点; 心脏瓣膜病的诊疗要点;心包疾病的诊疗要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疗要点;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的诊疗要点; 主动脉与周围血管病的诊疗要点; 心血管神经病的诊疗要点; 3.消化系统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疗要点; 食管癌的诊疗要点; 胃炎的诊疗要点; 消化性溃疡的诊疗要点; 胃癌的诊疗要点;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的诊疗要点; 炎症性肠病的诊疗要点; 结直肠癌的诊疗要点;脂肪性肝病的诊疗要点;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疗要点; 药物性肝病的诊疗要点; 肝硬化的诊疗要点; 原发性肝癌的诊疗要点; 胰腺癌的诊疗要点; 消化道出血的诊疗要点。 4.泌尿性系统疾病 肾小球肾炎的诊疗要点; 肾病综合征的诊疗要点;IgA肾病的诊疗要点; 间质性肾炎的诊疗要点; 尿路感染的诊疗要点; 急性肾损伤的诊疗要点; 慢性肾衰竭的诊疗要点。 5.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的诊疗要点;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的诊疗要点;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诊疗要点; 白血病的诊疗要点; 淋巴瘤的诊疗要点; 出血性疾病的诊疗要点; 6.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性疾病 垂体瘤的诊疗要点; 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的诊疗要点;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诊疗要点; 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的诊疗要点; 常见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的诊疗要点; 常见肾上腺疾病的诊疗要点; 糖尿病的诊疗要点;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的诊疗要点; 肥胖症的诊疗要点;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的诊疗要点; 高尿酸血症的诊疗要点。 7.风湿性疾病 风湿热的诊疗要点;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要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疗要点; 脊柱关节炎的诊疗要点; 干燥综合征的诊疗要点; 原发性血管炎的诊疗要点;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诊疗要点; 系统性硬化病的诊疗要点; 雷诺病的诊疗要点; 骨关节炎的诊疗要点; 痛风的诊疗要点; 骨质疏松症的诊疗要点。 第三部分 考试形式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满分300分,分值比例 系统解剖学 约30% 西医诊断学 约35% 西医内科学 约35% 四、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 约20% 选择题 约30% 填空题 约10% 论述题 约40% 02 726中医学概论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考试内容覆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与中医内科学的主要部分。 考试目的在于测试申请攻读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与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与中医内科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疾病与健康的能力,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知识储备和潜质。 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中西医结合理论基础和科研潜质。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一、中医基础理论 1.绪论 了解:中医学的发展简史。 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2.阴阳五行 了解:阴阳五行的沿革。 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和中医学中的应用。 3.藏象 了解:藏象的形成因素。 掌握:藏象的概念,五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点及与其他联系,六腑的生理功能、生理特点,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脏腑之间的关系。 4.气血津液 掌握:气血津液的来源、功能与联系。 5.病因与发病 了解:发病的几种类型。 掌握:常见病因的性质与致病特点,发病原理,体质与发病的关系。 6.病机 了解:病机的层次。 掌握:常见基本病机的内容。 7.养生与防治 了解:养生的基本原则。 掌握:预防的内容,基本治则,治疗**。 二、中医诊断学 要求掌握: 1.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2. 望诊部分:望神的内容与意义,望舌的内容与意义,望排出物的内容与意义,望小儿的要点。 3. 闻诊部分:听声音的内容与意义;闻气味的内容与意义。 4. 问诊部分:十问歌的具体内容与意义;常见现在症的问诊要点与意义。 5. 切诊部分:脉诊的部位与诊脉方法,正常脉象,常见病理脉象。 6. 八纲部分:八纲的概念与诊断要点。 7. 病性辨证部分:病因、气血津液辨证的要点。 8. 脏腑辨证部分:五脏、六腑的常见证候辨证与鉴别要点,脏腑兼证的辨证与鉴别要点 9. 病案部分:中医病案的内容与书写注意事项,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的基本内容。 三、中医内科学 要求掌握 1.总论 中医内科学术发展源流。 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及其特点。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思路与原则:以病机为核心的辨治思路;病证结合的辨治思路;中医内科疾病的辨治原则。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概要:外感六淫病证辨治概要;内生五气病证辨治概要;脏腑病证辨治概要;气血津液病证辨治概要。 2.各论 第一章 肺系病证 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胀、肺痈、肺痿各病的辨证分型要点、各型治法方药及相关疾病鉴别诊断要点。 第二章 心系病证 心悸、胸痹、厥证、不寐、痴呆、癫狂各病的辨证分型要点、各型治法方药及相关疾病鉴别诊断要点。 第三章 脾胃病证 胃痛、痞满、呕吐、呃逆、反胃、腹痛 、痢疾、泄泻、便秘各病的辨证分型要点、各型治法方药及相关疾病鉴别诊断要点。 第四章 肝胆病证 胁痛、黄疸、积聚、鼓胀、眩晕、头痛、中风、瘿病各病的辨证分型要点、各型治法方药及相关疾病鉴别诊断要点。 第五章 肾系病证 水肿、淋证、癃闭、关格、阳痿、遗精各病的辨证分型要点、各型治法方药及相关疾病鉴别诊断要点。 第六章 气血津液病证 郁证、血证、痰饮、消渴、内伤发热、汗证、肥胖、虚劳各病的辨证分型要点、各型治法方药及相关疾病鉴别诊断要点。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 痹证、瘘证、颤证、痉证、腰痛各病的辨证分型要点、各型治法方药及相关疾病鉴别诊断要点。 第三部分 考试形式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满分300分,分值比例 中医基础理论 约35% 中医诊断学 约30% 中医内科学 约35% 四、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 约20% 选择题 约30% 填空题 约10% 论述题 约40% 8 考研复习全程规划
学长学姐复习建议 01 第一轮复习:结合大纲整理知识点框架结构,以官网给的参考书为主,对照大纲认真做好每本书的笔记,把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画出来,对照大纲用记号笔进行标记,有助于复习的时候把握重点。(我当时是把每个对应章节大纲抄写了下来,书上抄一遍,笔记本上写一遍,内容不多,虽然比较花时间,但后期复习起来相对不那么吃力) 第二轮复习:看书 练习,在第一遍复习的基础上,边看书边写练习题,把课后习题都写一写,边看书边写题,自己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但一直保持着刷题的进度。 第三轮复习:课本,真题,思维导图,在一二轮复习的基础上开始写真题,真题含金量非常高,毕竟根据真题能揣摩出老师的出题思路,所以一定要合理应用好。真题我写了将近三遍左右,按照考试时间180分钟来写,写一套分析一套,对照第一轮复习时整理的思维导图,把每年考过的知识点以及题型都标记在导图相对应的地方,同时用记号笔在课本相应出处也标记出来,甚至把真题(包括选择题)抄写在课本相应出处,复习的时候重点一目了然,做了这个工作你会发现,很多知识点是重复考察了,基本每年都出现在不同的题型中。 第四轮复习:背书,背真题,练习册大题,因为复习时间比较晚,所以从第一轮复习之后就开始背书了,具体做法就是对照大纲和自己整理的笔记进行背诵,重复背反复背,最后用思维导图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熟练程度,映像很深,考前半个月每天都是坐在图书馆门旁边小角落背到夜深,考研其实真的挺辛苦的,想要考高分更要付出代价,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坚持下来。 复试流程&准备
复试注意事项
1.尽早订车票机票酒店房间;
2.着装要朴素大方,女生可化淡妆;
3.准备复试期间,精神状态要掌控好,不要太紧张,也不要太放松;
4.面试的答题环节要仪态自然,回答问题时不要着急回答,可稍加思考之后再作答,平稳大方得体,合理把控问题回答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