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考试时间
考研初试一般在每年12月的倒数第二个周末进行;
周六08:30—11:30:思想政治理论(100分)或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
周六14:00—17:00:英语(100分)
周日08:30—11:30:业务课一(数学或专业课一)(150分)
周日14:00—17:00 :业务课二(专业课或专业课二)(150分)
2、公共课试卷结构
01 数学
试卷分析
理工类专业考数一、数二,经济类专业考数三,具体内容分布如下(2021年数学修订大纲):
数一:高数60%+线代20%+概率统计20%;
数二:高数80%+线代20%;(不考概率统计)
数三:高数60%+线代20%+概率统计20%;
题型结构分析
和之前相比:
(1)和分数上看,之前相比,高数的占比增大;
(2)从题型上看,选择填空分值大幅度拉高,从原来的56分变为现在的80分;
02 英语
英语一:完型10分+阅读A40分+阅读B(即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
英语二:完型10分+阅读A40分+阅读B(即新题型)10分+翻译15分+大作文15分+小作文10分;
英语一难度大于英语二;
03 政治
政治:马原24分+毛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
3、考研3条线是什么?
考研3条线指的是:国家线、院校线、单科线,其中国家线指的是读研的基本分数线,也就是只有过了这条线才具备读研的资格;单科线是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的最低录取线,只有在总分和单科线都过了的情况下才有资格参加复试,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总分特别高;院校线特指34所自主划线院校的校线。
4、报名时间
每年考研的报名时间一般是在9月-10月,9月底是预报名,10月中下旬是正式报名。之所以出现预报名和正式报名,是为了怕初次参加考研的童鞋们不熟悉报名流程,但二者都是一样的,预报名成功后正式报名就不需要重复报名了。
注意,如果你目标院校已定好,那么报名要及时,防止考场距离自己过远,最好能在本校考,环境、饮食等都方便。
5、报名方式
研究生报名都是采用网报的形式,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即可进行报名,具体流程到时候可以参考官网给的流程,逐步进行即可。
6、现场/网上确认
具体是现场/网上确认,要看具体省份的安排,到时候关注起即可。但这个环节千万不要忘记,因为每年都有人忘记这个环节而不能参加考试。
现场/网上确认主要确认时间、地点两个要素,并进行照片采集。
确认时间:
现场确认(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确认地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和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PS:现场确认地点就是确认你考试的地点在哪里,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自己学校考,所以报名要趁早,因为每个考场人数都是有个总数的。
所需材料:
1、本人居民身份证
2、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
3、网上报名编号(即网上报名成功后系统显示的9位数字报名号)
4、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根据招生单位要求提供相应核验材料。
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6、其它招生单位或报考点规定的相关材料
7、打印准考证
12月中旬开始,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注意《准考证》正、反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有任何涂改或书写!
PS:可以多打印几份,并把电子档放在手机上,以防考试时找不到。
8、信息最权威的4个网站
(1)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打印准考证、调剂,录取官方通道、预估录取人数等;
(2)中国教育在线:历年国家线、各高校院线、各高校往年考研报录比等;
(3)学校院校的官网: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参考书目、考试大纲、推免名单、复试名单、复试成绩、拟录取名单、导师信息等;
(4)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中国科教评价网:用于查询院校和专业排名等信息;
二:考研日历
3-12月为备考复习期,中间穿插网上报名(10月)、11月现场确认等环节。次年的2月左右出初试成绩,3月复试或调剂,6月录取,9月开学报到。
1、2021年3月:准备阶段
全面搜集考研信息和资料,确定报考的专业和学校;
看考研经验和目标院校的专业课复习经验,确定考研复习计划;
购买公共课、专科课资料;
调整心态和学习状态;
2、2021年4月-2021年6月:基础复习阶段
重点复习英语和数学,打基础阶段,结合考研视频全程过知识点;
3、2021年7月-2021年8月:提高阶段
主要看强化视频、重点突破数学、英语阅读、专业课基础等,这个暑假建议留校复习;
专业课开始复习,多看经验贴,准备把握专业课复习过程;
英语重点在阅读部分,词汇、长难句保持;
数学:把所有基础内容全部复习完毕,基本完成第一遍刷题;
继续调整心态,保持健康、积极的复习态度;
4、2021年8-9月:出考纲阶段
关注招生简章、考研大纲,看考研大纲变化;
5、2021年9-2021年10月:报名和差缺补漏、真题
考研报名和查缺补漏、做真题阶段,预报名(9月底)和正式报名(10月中下旬),这段时间复习是用于查缺补漏,做真题阶段;
6、2021年11月-2021年12月:模拟阶段
做真题模拟题,现场确认一般在11月;
7、2021年12月:临考阶段
打印准考证、订考研房间;
8、2022年1月-2022年2月:复试备考阶段
根据复试大纲,准备复试;
9、2022年3月-2022年4月:复试
出考研成绩,进行复试;
10、2022年3月-2022年5月:调剂阶段;
11、2022年6月-2022年9月:录取、报到阶段:
三、关于考研择校问题
如果你经过万般挣扎后,确定要考研,最重要的一步是选择考研专业和考研院校。因为对于考研,很多时候选择>努力,或选择≈努力。
其实对于择校问题,我个人思考的无外乎:自己的名校情结+专业院校排名+地域,其他原因在我看来并不重要!
如果你想全面了解本专业强势院校的情况,可以选择:
1、 看经验贴和择校视频
对于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如果你开始的比较早,我建议你多看一些院校选择的视频(一般各大机构都会有院校选择指导课程,网上一搜就有很多,考研帮上也有很多经验贴,B站和知乎都是搜索资料的好地方),这样可以让你对考研院校的选择有着更清晰的认识。
2、 向学长学姐咨询
有了自己心仪的专业或者院校之后,你也可以向学长学姐咨询一下相关的问题。过来人的解答可以给你关于该专业考研有更清晰的认识。如果不喜欢,现在换还来得及。毕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专业和院校的选择决定了你之后的一切。
这一块需要多花点时间,先把学校确定好,多去知乎、考研帮等地方看经验贴,了解清楚你想要考的那所学校的详细情况,然后对比自己的实力,预估考上的可能性!
图片
四、考研心态
1 、考研更多的是个体力活
考研最根本定律:听课+看书+理解知识点并记忆+大量刷题+整理错题,查缺补漏=取得好成绩;
考研拼到最后,智力占比真的很低,更多的是体力和坚持,因为绝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还没到拼智力的地方。
对于普通的备考者而言,考研备考周期一般不少于6个月,一般是从暑假前开始准备,暑假完全开始准备,12月份考试。
我当时是5月份开始准备,7、8、9月暑假留校复习,10-12月留校复习。全程6个月,每天早上8:00起床,晚上10:30回寝室,中午休息2小时,每周休息半天。讲真,这个真的是体力活。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有一半的考生是无法坚持到考试结束的。所以,备考过程中,必须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
可以说,考研过程确实是煎熬的,那些告诉你三个月就能轻松考上研的,我不说是骗人的,但绝对不适用一本及以下的学生。
所以,时刻要告诉自己,光明就在前方,一定不能气馁。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可以和朋友聊一聊或者看一个电影放松一下。但是,一定要保持住一个我是考研人的心态,坚持到考研结束。
2 、相信自己,高手不多
为什么说相信自己,高手不多呢?因为你如果仔细分析就会知道,其实你的竞争对手其实数量并不多,因为你的竞争者仅仅是报考你目标院校的对应专业的这几百人,而不是每年新闻通告说的几百万。
而这特定的几百人,真正能够踏实认真从头坚持到位去备考的占不到30%。但这并不能说明竞争不激烈,因为你要明白,这剩余的30%的人是属于目标明确、有选择、有坚持,而且可能并不你努力少的人,所以战略上要藐视,战术上要重视。
每年都会有大批的人在赶赴考研的战场,但最后能够矢志不渝坚持下来的人不到二三。所以,不停的告诉自己:相信自己,高手不多,这对你最后坚持到底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03 仰望星空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埋头赶路
对于刚开始准备考研的人而言,可能会被各种信息包裹,觉得神秘且迷茫,对于目标院校特定专业的信息掌握情况也是很重要的,比如:
你这个专业每年录取的人数、每年的分数线、复试是否公平、考研专业课资料等如何获取等基本问题。
对于上述这些问题,你可以咨询我们忠信教育的三位咨询师,免费的哦!
其次,可以去诸如考研帮之类的平台看看没有关于目标院校的一些讯息。有些上面会有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的联系方式,可以加来咨询一下。
最后,如果学校离得近的话,也可以去对应院校看看,一般打印店会有期末考试资料卖,这种资料可是无价之宝。得到这些资料对你的考研会有巨大的帮助哦!
如果你能够遇到一个负责人的学长学姐全程带着你,必要时刻给你专业课和心态上的指导,真的是非常难得可贵。
22考研备考攻略
有句话说:不怕别人比你强,就怕比你强的人比你还努力。面对无数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早做准备可以提高自己的优势,让自己的考研路多一份保障。如果路途太远,那就早点出发,每天努力一点点就可以,但请不要停留在原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