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收起左侧

【复试经验】21年暨大心理学学姐复试备考经验分享!

0
回复
1090
查看
[复制链接]

18

主题

18

帖子

6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6
发表于 2021-3-20 15: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暨南人 于 2021-3-20 17:05 编辑

捱过困难重重的初试,面对未知的复试,考生们是否内心惴惴不安?不用害怕,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过去漫长的备考阶段里,有过心酸,有过无助,努力过的日子终将不会被辜负,愿你不负好时光永远奔赴在追逐阳光的路途中,祝大家开卷消愁。

复试线明天就公布了,离进入复试还有一星期时间,大家准备得怎么样子?
今天我们邀请了2019级心理学在读研究生——Sandy学姐,给大家分享复试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分数要求
每年略有波动。
2017年:352分
2018年:348分
2019年:365分
2020年:395分
总分=(初试*50%)+(复试*50%)
虽然看起来比重不多,但是初试真的很重要,初试名次靠前在复试中会比较有优势些,但仍然不可轻视复试。

复试分为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和英语口语三个环节,面试是重中之重,由于复试面试给分主观性更大,所以必须要好好准备,补充相应的知识,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更要向老师展现优势,以及本学科可以与专业相结合的地方。

注:暨南大学心理学只设置学术学位,不招专业学位和非全日制考生。



复试笔试准备
参考书目
《社会心理学》 候玉波
《人格心理学》郭永玉


考试大纲
暨大的复试没有考试大纲,只有指明考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


导师方向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官网有每个人力资源方向老师的介绍(临床心理学方向的有贾艳滨,陈卓明,潘集阳老师,导师介绍需要在暨大医学院的官网去找)。
方向可以初试过完复试的时候才确定,如果是报临床的,需多关注一些精神病学方面的知识,多准备些你对读临床心理学所做的学习。


线下复试流程
上午10-12点进行复试笔试,笔试地点是富力教学大楼,具体的教室,学校会发布复试通知,试卷类型为8题左右,4题左右的名词解释,4题左右的简答和2题论述题。

考完试下午1点-4点进行面试,面试一般在管院的520教室,是一个会议室,等1点开始的时候,会按照初试的名次从高到低分发面试顺序号码,面试是群面,差不多6-7个人一组,首先进去的是1-7名,然后依次类推。每组面试时间30-50分钟不等。

先是会让每个人进行非常简短的自我介绍,然后依次按顺序回答一道英语口语问题,接着是中文的有关你毕业论文和专业方面的面试。面试难度不大,自信谦虚礼貌大方很重要。


线上复试流程


3分钟英文自我介绍
这个就是把提前背了无数遍的英文自我介绍复述出来。

注意:做英文自我介绍时一定要自然、流畅,不要透露出你是在回忆自己背诵的句子的痕迹。

建议中英文的自我介绍都准备好,篇幅不用太长,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扬长避短,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家乡、本科经历、学术成就、爱好、读研规划等等,使老师对考生有初步的认识。自我介绍环节很重要,老师后续很可能会根据自我介绍提问,注意一定不要给自己挖坑,一定要特别熟悉自我介绍里的每一句话,不要胡编乱造。


英语提问:介绍一门大学学的课程
英文自我介绍完之后,紧接着由主考官提问英文问题,问我的是要我介绍一门大学所学的课程。

这里大家不用担心听不清问题,老师说的都很慢,而且如果你表示自己没听清的话,可以请求老师再说一遍。

英文问题问的比较常规,要求我们在正式考试前就尽量把老师可能会问到的英文问题都准备好答案并进行背诵。但同样要记得灵活应用。

可能有的同学会担心用英文提问专业课问题,这个大家大可放心,不会考的这么难,其他学校我也没发现会有用英文提问专业课问题并要求用英文回答的。英文问题就准备常规的问题就好。


专业课问题:个体自尊对行为的影响
暨大的复试科目是《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因此在复试前我把关于这两本书的国内教材和国外教材都分别看了两遍,并做了笔记每天记忆。

然而,我到时是因为紧张了,所以这道题我没能答得很好。

通过这个专业课问题大家也可以感受到,其实对专业知识的考察真的非常的灵活,不会问大家书上现成的知识点,根本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要求你自己结合所看的书、论文或者日常的思考来进行回答。

那我相信其他学校的专业课考察也是类似的。所以大家现在看复试科目参考书时,一定要记得站在宏观的角度来看,系统的看,而不要死抠一些细小的知识点。复试的考察角度和初试考察不同。


自由提问
专业课问题回答完之后,各个导师就差不多比较了解我们的水平了,然后他们就会就我前面的自我介绍来提问,或者提他们事先准备好的问题。

我被问到的问题有:
①介绍AMJ上的一篇文章,它研究的主要内容,理论及意义。
这个是导师根据我的自我介绍提问的,因为我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了自己本科的时候帮助导师翻译了AMJ上的文章。

然而,这个我就给自己挖坑了,因为翻译的事情是大二大三时候的事情,翻译完后也根本就没有再看过那些论文,内容早就忘记了,所以当我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我的大脑其实是一遍空白的,于是内心就开始紧张,回答问题就变得吞吞吐吐,这导师肯定就很明显的能够感受出来我没有很好的做准备,对我的印象自然就不好了。

②谈谈你的毕业论文。
这个问题我是有提前准备到的。因为我的毕业论文做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实证性的文章,需要做问卷收数据分析数据,所以就按照自己之前准备的答案简要的介绍自己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

③说说设计量表的流程。
这个问题又是针对我前面的自我介绍提的,因为我的自我介绍提到了自己本科学过研究方法,学习过完整的量表设计与开发流程。好在这个问题我有提前准备到,所以也还是比较好的回答了出来。

④谈谈你的研究生规划。
这个就是很常规的复试问题了,很多学校的面试都有可能会提这个问题。网上也有很多答案可以进行参考,周周给大家分享的复试资料里也给了一个参考答案。提这个问题的目的老师就是想了解你对读研有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思考,另外没有别的目的。

⑤你认为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有哪些?
这同样是一个很常规的问题。我的问题合集里也给大家准备了相应的参考答案。

⑥如何理解长江后浪推前浪?
这算是一个热点问题。因为就在我复试的前不久,B站出了一个视频叫《后浪》,在网上引起了一些争论。

这个问题我是事先完全没有想到会被问到的,早知道会被问到,我就会去B站的《后浪》视频评论区好好看看了,所以由于事先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思考,回答的也比较浅显。


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行为的影响?
刚经过了《后浪》的摧残,另一个老师又接着对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拷问。这个问题也是我事先万万没想到的,所以同样没有回答的很好( )。
后来面试完之后,有和另外几个同样参加复试的同学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他们说他们还有被问到关于中美贸易战的,还有关于大数据的。

所以,大家也可以感受到了,在综合素质考察这个板块,暨大面试提的问题真的非常的灵活,不仅考到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同时考察了心理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另外就是对一些热点话题的见解等。


总结经验

老师们的提问都是围绕着学生以后是否有做研究潜质这一问题去问的,因此最关键的是展示出你是有相关研究能力的。

比如你的毕业论文是很可能会被提问到的,如果毕业论文做的不错吸引老师也是一个优势,又或是你之前做过相关的研究课题或者有过论文的撰写经验,或者你之前学习过SPSS,具有统计学的功底,都会是老师喜欢的加分项。

如果老师问及不足之处,不要说一些致命的缺点,可以说一些未来通过努力可以弥补的不足之处。

如果被老师提问到专业知识的问题,会则答,不会则大方的说出自己不会,但要谦逊一点,说明自己对这个问题哪里不会,以后打算怎么请教老师,学习弥补。

如果是跨专业的同学,一定要想办法看看自己有哪些和心理学相关的经验或者论文撰写的经验,甚至是本专业能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地方。

如果没有,在复试之前要多读读与心理学相关的文献和书籍,最好学习一下SPSS,弥补一下自己与本专业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否则不仅是复试,入学后也会感觉到差距的。

跨专业的优势在于眼界更宽广,学科之间的融合或许更有利于心理学以后的研究。

本科专业的人在专业上优势较强,可能被问的也会相对较深,最好认真准备以前做过的实验设计或者毕业论文。当然SPSS和文献的提前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复试前这个阶段,多关注暨大的研究生官网以及暨大管院的一些讯息,多去找找导师的文献读一读,或者去读读国外的一些核心期刊。


20复试形式
关于复式形式的一个双机位,这是官网上截的。图一后面摆一个第二机位可以摆个桌子或者是架子可以。

导师与调剂
1.  出分之后,分数很高的同学可以提前联系导师,一般高分的老师才会回应你。
2.  其他同学可以等复试结束,复试结果出来之前联系导师,以免选不到心仪的老师。
3.  分数不太稳的同学一定要尽早打算。
4、调剂就是拼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可靠的朋友组队一起找学校。因为每个人收集信息的渠道不一样,可以相互分享组团比单打独斗有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公司服务热线:

15302378296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141号尚德大厦A座2115室(离暨南大学西门480米)

运营中心: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141号尚德大厦A座2115室(离暨南大学西门480米)

邮编:510630 Email:jnukaoyan@foxmail.com

Copyright   ©2015-2016  暨大考研论坛技术支持:考研粤     ( 粤ICP备2022125255号 )